第四代靶向药最新进展,谁能延续第三代EGFR-TKI传奇?
发布日期:2025-10-07 07:56:24 浏览量:0如有需要,请咨询微信zhikang161218,备用微信:zhikang1218
第四代靶向药最新进展,谁能延续第三代EGFR-TKI传奇?
第三代EGFR-TKI(如奥希替尼)的问世,是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上的重大转机,尽管奥希替尼靶向抑制的效果显著,仍有约半数的患者在用药1年半左右,再次面临耐药的困境。
EGFR C797S突变,是发现最常见的EGFR依赖性耐药突变,也是当前EGFR肺癌耐药急需攻克的重点方向。
医学一直在前进,希望也从未止步,多款第四代EGFR-TKI已经从临床前研究走向临床试验,如PH009-1、DZD6008、ABK3376、HS-10504、WSD0922-FU等一批靶向新药正在进行关键临床,它们能否破解第三代靶向药耐药的难题?
我们从EGFR突变靶点设计、获批临床试验时间、初步数据、第四代靶向药的价值等维度,来看看这5款靶向药的差异和潜力。
突变靶点设计
● PH009-1
EGFR单突变:Ex19Del、L858R
EGFR双突变:Ex19Del+T790M、L858R+T790M、Ex19Del+C797S、L858R+C797S
EGFR三重突变:Ex19Del+T790M+C797S、L858R+T790M+C797S
● DZD6008
EGFR单突变:Ex19Del、L858R
EGFR双突变:Ex19Del+T790M、L858R+T790M
EGFR三重突变:Ex19Del+T790M+C797S、L858R+T790M+C797S
● ABK3376
EGFR C797S、EGFR C797S与T790M的复合突变
● HS-10504
EGFR双突变:Ex19Del+C797S、L858R+C797S
EGFR三重突变:Ex19Del+T790M+C797S、EGFR L858R+T790M+C797S
● WSD0922-FU
EGFR单突变、C797S突变、C797S+T790M复合突变
临床试验进度
● PH009-1
2024年6月获批临床试验。
目前公布的临床前数据显示,PH009-1对EGFR突变体(如L858R、Del19、T790M、C797S及三重突变)的IC50值仅在1.2-5.2nM,对野生型EGFR细胞的IC50值高达1135nm,这表明PH009-1有极高的选择性与极低的脱靶风险,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有效降低副作用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IC50值是抑制50%癌细胞增殖所需的药物浓度,数值越低,说明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力越强。
相比BLU-945的IC50(高达31.6-81.2nM),PH009-1的IC50活性强10-80倍。
临床前数据也显示,用有效剂量的PH009-1治疗小鼠7天,末次给药后0-8h脑脊液中的浓度超过(≥1.5倍)所有测试突变的IC80,表明PH009-1有良好的透脑潜力,能够抑制脑转移灶的生长。
● DZD6008
2024年4月获批临床试验。
2025年ASCO大会公布了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DZD6008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耐受性,在脑转移的患者中也有持久的缓解。
初步纳入12例患者,83.3%显示靶病灶肿瘤缩小。在脑转移患者中最长治疗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治疗仍在进行中。
DZD6008对EGFR单、双或三重突变均表现出抗肿瘤效应,且选择性比野生型EGFR高出50倍,且DZD6008的药物耐受性也表现良好,未报告剂量限制性毒性。
● ABK3376
2024年9月获批临床试验。
目前公布的信息显示,在临床前研究中观察到ABK3376有较好的肿瘤细胞抑制和杀伤活性,以及对野生型EGFR较高的选择性。
此外,ABK3376还有高效穿透血脑屏障的特性,可在中枢神经系统获得有效的药物暴露。
● HS-10504
2024年4月获批临床试验,HS-10504的临床试验数据尚未公开披露。
● WSD0922-FU
2024年7月国内获批临床试验。
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了WSD0922-FU的I/II期临床数据,可评估疗效的33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0.6%,疾病控制率(DCR)达100%。
120mg bid队列中,ORR达到63.2%,其中基线脑转移的4例患者颅内ORR为75%,DCR达到100%,患者的脑转情况都能得到控制。
第四代靶向药的临床价值
● 为第三代靶向药耐药提供继续口服的选择
对于第三代靶向药后进展的患者,常见的后续治疗策略是接受化疗或免疫。第四代靶向药的出现,让这部分患者有了延续口服用药的机会,生存期有望得到显著延长,生存质量也有望得到明显的提升。
● 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
第四代靶向药(如DZD6008、WSD0922-FU等)通过创新分子结构设计,增强药物与血脑屏障转运蛋白的亲和力,或者降低药物被外排泵识别后排出的可能性,可以实现更有效的血脑穿透。
● 多策略覆盖不同人群
目前DZD6008纳入的患者不限制是否有C797S突变,采用联合化疗的策略。在前期的数据中,DZD6008对EGFR突变型的选择性比野生型EGFR高出50倍,给了联合化疗的用药安全性基础,而且联合化疗可以解决一部分“单药无法解决的异质性和旁路耐药”问题。
第四代EGFR靶向药的出现,填补了三代耐药后的精准治疗空白,为实现“更长生存、更好生活”的目标,这对于患者而言,是最实在的机会和希望。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标签: